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

单霁翔:两岸故宫的交流与合作

        比如台北故宫最近和我们研发数字博物馆,数字文化产品相当丰富做得非常精美。比如老照片,两岸故宫收藏的文献和照片可以办展览,比如我们的馆庆都是10月5号,可以共同举办馆庆……[详细]

单霁翔:十一八天假 故宫做到零事故零投诉

        一是改善现有环境。去年我们开了34个窗口,观众最多的时候,在三分钟之内都能买到票。二是扩大服务和引导。我们正在进行一次修缮,这一轮修缮之后,故宫开放面积由30%提高到70%……[详细]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

吕章申:国家博物馆建设与五千年文明相称

        在建馆方向上,我们遵循的原则是,与大国地位相称,与五千年文明相称,与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相称,与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相称。办馆方针是“人才立馆、藏品立馆、学术立馆、服务立馆”……[详细]

吕章申:故宫和国博是合作伙伴

        应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当时是从国家大局出发,国家博物馆建好了,才20万件文物,为了支持国家博物馆的建设,故宫博物院捐了40万件,其中佛教的25万件,还有很多青铜器、瓷器、书画等……[详细]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力

陈力:多数读者通过互联网享受国图的服务

        实际上,绝大多数的读者是通过互联网来享受我们的服务,比如,我们有很多善本,如果观众来都看实物的话,对文献有损害,我们就把上万片甲骨、宋元善本放到互联网上,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访问国图的网站……[详细]

陈力:国家图书馆“中文求全,外文求精”

       每年入藏的中文图书超过了100万册,相当于一个中型图书馆的藏书,每年买的外文图书,比全国一千多所高校加在一起还多得多。我们还有一个牌子—国家典籍图书馆。我们馆藏甲骨3万多片,馆藏宋元版图书近1700部……[详细]

对话“三馆”

主持人:作为国家乃至世界顶级的三大博物馆(院),各馆都收藏了大量稀世珍宝,可以说,记录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史,是我国软实力的一种象征。请各位馆长先介绍一下各家的宝贝。

单霁翔:说到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故宫博物院主要有三项:第一是馆舍,就是故宫的古建筑群,这个古建筑群是结构最大的宫殿建筑群,被列为世界遗产,同时也是一个需要保护和传承的国家重点级保护单位。

第二是文物藏品,过去说故宫的文物藏品将近有100万件,但在过去的7年里,我们进行了一次较为彻底的文物清理,得出具体的数,现有藏品180多万件,其中珍贵文物168万余件。应该是世界上保留中国文物最多的一座博物馆,我想也是我们文化遗产资源。

第三是观众,博物馆还是为观众服务的,故宫的观众数量由过去每年700万人涨到去年的1570万人,这些观众是我们的服务对象,也是今天我们的压力所在,今天保护传承主要围绕这三点来进行。

吕章申:国家博物馆总建筑面积是20万平方米,展厅面积是7万平方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博物馆,硬件也是世界一流的。在建馆方向上,我们遵循的原则是,与大国地位相称,与五千年文明相称,与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相称,与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相称。办馆方针是“人才立馆、藏品立馆、学术立馆、服务立馆”。国博有120余万件藏品,初步形成了展陈体系,一是复兴之路展,展示的是历代仁人志士前仆后继,实现伟大中华民族复兴的历程;二是专题陈列展,有青铜器艺术,玉玺艺术、佛像艺术还有书画艺术等;三是国际交流展,比如和德国、意大利、英国、法国博物馆办展览等。

陈力:国家图书馆到现在已经超过100年了,面积在全世界图书馆里排名第三,馆藏3220万件,在全世界排名第五,亚洲排名第一。我们的原则是“中文求全,外文求精”。每年入藏的中文图书超过了100万册,相当于一个中型图书馆的藏书,每年买的外文图书,比全国一千多所高校加在一起还多得多。我们还有一个牌子——国家典籍图书馆。我们馆藏甲骨3万多片,馆藏宋元版图书近1700部,还有《永乐大典》等,这些都属于一级文物,特点就是以文献形式为主。

主持人:三位馆长介绍了各馆珍藏的宝贝,那如何让观众走近这些宝贝?

吕章申:首先要方便观众来观看。现在国家博物馆是免费开放,渠道畅通。而且门类比较多,去了以后可以看很多馆;第二,条件比较好,我们采取了一系列人性化措施,比如,提供茶水、咖啡、孩子们的沙龙等服务;第三,就是文物说话,让大家直接看到真迹真品,而不是图片。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世界50个最好的博物馆,中国博物馆排在第十位。

单霁翔:我举一个例子。每年10月2号都是一年之中观众最多的一天,去年是18.2万,创历史记录。但不能因为观众多就降低服务质量,一定要妥善解决保护和运营的情况。

去年十一八天假,故宫博物院进了80万人,我们做到了零事故零投诉,怎么做到的?一是改善现有环境。过去大家买到票大约需要四、五十分钟至一个小时,进入故宫已经精疲力尽,去年我们开了34个窗口,观众最多的时候,在三分钟之内都能买到票。二是扩大服务和引导。我们正在进行一次修缮,这一轮修缮之后,故宫开放面积由30%提高到70%,比如,打开太妃、嫔妃生活的区域等,这些无疑会给参观环境有一个很大的进步。

当然,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设施功能发挥得不够,我们现在举办的书画展,春夏各一期,每次拿出70幅,展品出来一次要休息三年,这种速度,我们的书画要展950年左右才能展遍,但是将来新的展览设施建成以后,就可以扩大几倍的规模。

陈力:跟国博一样,国家图书馆也不用买票,用身份证直接就可以进入。 当然作为国家图书馆,服务对象肯定不能只是到馆的读者或者北京的读者,要考虑怎样为全国和全世界的读者服务。实际上,绝大多数的读者是通过互联网来享受我们的服务,比如,我们有很多善本,如果观众来都看实物的话,对文献有损害,我们就把上万片甲骨、宋元善本放到互联网上,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访问国图的网站。

主持人:单院长,刚才您说到故宫博物院有180万件文物,现在展出的只是其中9千件,可以说只是冰山一角,怎样才能把冰山全貌展现给观众?

单霁翔:故宫的文物跟别的博物馆文物不一样,它的价值非常高。我们国家3千多座博物馆的文物分为国家馆藏文物和民间文物,国家馆藏文物又分为珍贵文物和普通文物,故宫的珍贵文物是168万件,这个品质决定了故宫应该把这些珍贵文物进行分类保护传承。我们现在把这些文物分为25大类,每类都要办专馆,这样就需要一个统筹的规划,比如我们准备把午门作为办大型展览的地方。

主持人:这个计划哪一年能实现?

单霁翔:大概在2015年故宫博物院50周年院庆的时候。午门有800平米,而且是紫禁城的正门。我们把午门收藏的40万件文物送给国家文物局,这样就腾出很大的地方可以办展览。再有,刚才我也说了,西部地区从来没打开,打开以后也有很大的展示空间。观众有一个误解,认为故宫文物主要都是明清的文物,其实也有很多早期文物。由于过去历朝历代帝王收藏了很多早期文物,所以故宫现在还有几十万件早期文物,比如2万片甲骨,16万件青铜器,3.3万铭刻类文物,3.2万件玉石文物,这些都是中华文明5000年的展示,在故宫能够更多的呈现。另外,故宫还收藏了很多外国文物,因为历代文化交流,再加上正常的海外贸易,外国文物一共是上万件,我们还有办一个外国文物馆的打算。

主持人:故宫和国博是什么关系?有哪些交流吗?

吕章申:我们三家,包括国图,都是文化部的直属单位。故宫和国博不是对手是合作伙伴,我们分工不同,国家博物馆更侧重于中华民族5千年的历史,而故宫是皇家博物院,文物级别是最好的,价值也很高。但我们两家合作很多,比如,刚才单院长讲得把40万件文物捐给国家文物局,最后落在我们博物馆,这种合作是从国家大局着想,不讲价钱的合作。

主持人:据我所知,这40万件文物的捐赠是建国以来第一次?

吕章申:应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当时是从国家大局出发,国家博物馆建好了,才20万件文物,为了支持国家博物馆的建设,故宫博物院捐了40万件,其中佛教的25万件,还有很多青铜器、瓷器、书画等。这在哪个国家也不可能,只有社会主义制度,国家才一下子把40万件文物送给博物馆,要靠自己攒的话,得攒多少年?

单霁翔:我要补充一点,因为国际博物馆协会有一个号召,博物馆不应该收藏与自己性质不符的文物,这些年故宫一直坚守。因为故宫是明清皇宫,收藏的都是跟宫廷文化有关的,而捐赠的这40万件文物是民间的,跟皇家文物之间关系不好处理。这些文物是文革文物,是一个特殊时代的文物汇聚,我们当时坚持一个原则,就是这些文物要整体保存,如果分成31份给全国31个省的博物馆,那么就被打散了。

今天,故宫接受捐赠非常慎重,对现代书画家作品非常严苛,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第一,必须是海内外著名的、德艺双馨的现代书画家的作品;第二,必须是代表作品;第三,无论多么有名也不许捐十件以上作品。

陈力:不错,文物的交流很盛行,国家图书馆也有一些文物在故宫,比如很珍贵的馆藏“样式雷”,清宫设计图还有74件烫样,现都寄存在故宫。

单霁翔:我们三个馆都是好兄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吕章申:国博还有20万藏书,17万是善本。如果将来需要整合的,我赞成。

主持人:陈馆长,我想问一下,国图有很多历史文献,既然有历史文献,就有研究的功能,你们是怎么处理研究和服务的关系?

陈力:是的,研究在整个工作里面占一个很大的分量。对于文献来说,首先需要研究、进行初步整理以后,再呈现给读者,对于一些珍贵的文献还要进行深入研究以后才能确立它的价值,所以在这块上我们做了很多的工作。当然我要特别说明一下,研究在整个国家图书馆事业当中起到核心作用。国图做的很多工作也会影响到其他图书馆,举一个例子,图书馆买进来的书都要编目,我们现在进行集中编目,其他图书馆只要把数据下载下来就行了,每年节约编目经费就达几千万上亿,这是我们做的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把这些工作做好涉及到大量研究,包括相关标准规则的制定。所以,研究是很核心的一项工作。

文物保护也是很重要的一块。国图也收藏了大量文物性质的善本古籍包括民国文献,跟故宫和国博的情况一样,我们也面临对文献的保护,但是保护的对象不太一样。比如宋元本,时间很长了,需要保护;比如民国文献,虽然只有几十年,但情况更糟糕,需要保护。所以国家博物馆还有一块牌子——国家古籍保护中心。

另外还有数字化服务这块,涉及到大量技术方面的研究,这一块我们也投入很多人力来做。

主持人:图书馆数字化进程已经很快了,我很想知道未来的图书馆是什么样,是否在家就可以直接上图书馆?

陈力:对,我们有一个目标,就是希望读者在家里能够随时随地使用国家图书馆的馆藏。当然,在制定图书馆法的过程中,有人提出疑问,现在计算机技术这么发达了,有没有必要修图书馆?实际上,这是一个误解,图书馆不仅仅是提供读书看书的功能,它是社会很重要的公共空间,就像买一个DVD在家里便能舒舒服服看电影了,为什么还要建影院一样,到电影院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公共活动。未来图书馆的技术手段会越来越现代化,使用会越来越方便,但是图书馆还会存在,因为还有很多是需要进行面对面交流,包括读者和馆员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

主持人:吕馆长,除了面积的变化,新国博还有那些变化?

吕章申:变化太多了。过去条件差,博物馆面积小,夏天热得要死,冬天冷得要命,温度湿度也不够,那时候外国人从不来这儿办展。今天国家博物馆由6.5万平方米扩建到20万平方米,而且具有现代化、一流设施。美国第一次来中国办展,他们展了130件艺术精品,其中有梵高等大家的作品。

除了硬件,还要有软件,国家博物馆不能光搞临时展览,一定要有长期的陈列。现在,在国博,能看到5000年的中华文明,能看到200年的复兴之路,能看到各个艺术门类的展览。所以今天,外交部在外交方面也有很多安排,一些国家元首来中国,去人民大会堂之前先到国家博物馆参观。这就要求我们的服务要和世界接轨,展陈也一定是世界一流的。

当然,人们看博物馆的观念也要变。中国观众要培养休闲式参观博物馆观念,带孩子多访问博物馆,从小培养他们的爱好和兴趣,就决定了他一生喜欢什么。

主持人:单院长,除了北京的故宫,台北还有一个故宫,对于两个故宫的交流与合作,您有什么新的打算吗?

单霁翔:从2009年开始,北京故宫院长和台北故宫院长互访,今年一开春,新任台北院长就到北京故宫访问,就新的合作达成共识。他们也向我们发出邀请,我们已经去了四个展览。两岸故宫同根同源,有很多领域可以合作,包括科技保护、人才交流等方面,比如台北故宫最近和我们研发数字博物馆,数字文化产品相当丰富做得非常精美,所以我们也想在数字博物馆方面进行联合展览。比如两岸的文创产品,都各具特色,我们的文化藏品4千多种,他们也是4千多种,故宫文化藏品能够联合办文化藏品的展。比如老照片,两岸故宫收藏的文献和照片可以办展览,比如我们的馆庆都是10月5号,可以共同举办馆庆,等等。

主持人:无论是国家博物馆还是故宫博物院还是国家图书馆,在推进中国梦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让我们再次感谢三位馆长的到来。请大家继续关注我们的委员沙龙活动,再见。

故宫博物院:一座特殊的博物馆

成立于1925年的故宫博物院,建立在明清两朝皇宫——紫禁城的基础上,历经五百年兴衰荣辱。
  故宫博物院绝无仅有的独特藏品,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紫禁城木结构宫殿建筑群。它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珍贵文化遗产。如今,昔日皇宫禁地那占地78万平方米的重重宫阙,既是收藏明清皇室珍宝的巨大宝库,也是记载明清宫廷历史的鲜活档案……因此,故宫博物院的生命线,就依附在紫禁城宫殿中,顺着它的文化脉络生长、延伸……

国家博物馆:历史与艺术并重

成立于1925年的故宫博物院,建立在明清两朝皇宫——紫禁城的基础上,历经五百年兴衰荣辱。
  故宫博物院绝无仅有的独特藏品,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紫禁城木结构宫殿建筑群。它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珍贵文化遗产。如今,昔日皇宫禁地那占地78万平方米的重重宫阙,既是收藏明清皇室珍宝的巨大宝库,也是记载明清宫廷历史的鲜活档案……因此,故宫博物院的生命线,就依附在紫禁城宫殿中,顺着它的文化脉络生长、延伸……

国家图书馆:民族文化之宝库

中国国家图书馆前身是京师图书馆。20世纪初,在变法图强和西学东渐的背景下,有识之士力奏清政府兴办图书馆和学堂,以承扬民族文化,吸收先进科学。1909年9月9日宣统皇帝御批兴建京师图书馆。一百年后,国家图书馆已发展成为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居世界第三位的国家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馆藏宏富,品类齐全,古今中外,集精撷萃。截至2012年底,馆藏文献已达3119万册(件),居世界国家图书馆第五位,并以每年近百万册(件)的速度增长。

版权所有: 《中国政协》杂志社 电话:010-66192616 010-66192614 传真:010-66192614
邮政编码:100811  电子邮箱:zgzxcmw@126.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太平桥大街23号  备案序号:京ICP备120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