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职|理论|人物|文化|健康|图片库
专题>> 2020全国政协两会>> 要闻聚焦

张建国:“线上+线下” 让戏曲“活起来”

2020-05-22 17:38:09 来源:中国政协网 我有话说
0

    本刊记者 李香钻

    “活起来”,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理事长张建国口中的热词。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指示,一直让他印象深刻。作为卓有成就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近年来一直为戏曲如何在被观赏、被分享中得到保护、诠释和延续鼓与呼,相继就戏曲进课堂、戏曲人才培养、戏曲艺术推广等提出提案,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今年两会上,他的提案同样和戏曲有关——《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 加快立项建设中国戏曲智慧博物馆的提案》。

    本刊:能否请您谈谈这份提案的缘由?

    张建国: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我国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戏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世界文化中占有很重要地位,与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然而,流传千年的中国戏曲文化正逐渐走向低迷,仅存的一些珍贵资料流散四处,需要抢救、搜集、展示,更有待数字化留存和互联网传播共享。中国戏曲亟需一个创新性平台,将国粹艺术的魅力更好地呈现在中外舞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中国戏曲的传承与发展需把握这一机遇,充分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采取“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的方式,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国戏曲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本刊:您心中的中国戏曲智慧博物馆是什么样的?

    张建国:中国戏曲智慧博物馆是在传统实体博物馆、数字博物馆基础上,应用高新科技发展起来的新生事物。相对于传统实体博物馆和数字博物馆,智慧博物馆可以利用5G+VR、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技术、互动娱乐技术、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技术,让那些古老的戏曲角色和文物“活”起来,“真实”的展现在大家面前,带给参观者更多趣味性的体验。在智慧博物馆,诸葛亮、孙悟空、贾宝玉等戏曲经典角色在身边徜徉,参观者在这样的场景中可以拍照,能够扮演经典剧目中的角色……博物馆通过信息技术与互动装置,实现更具沉浸式的参观体验,让观众仿佛穿越时间和空间,欣赏生、旦、净、丑的表演,品味唱、念、做、打的功力,体会传统戏曲艺术的永恒之美,将中国戏曲文化完整呈现于网络空间,犹如一座具有绚丽、梦幻视觉效果的戏曲殿堂。人们期望了解中国戏曲的方式,都可在博物馆中变为现实。

    本刊:的确,近年来各地博物馆借助网络“走出去”,历史文化景区开展研学旅行、体验旅游,文创产品蓬勃兴起,都是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相得益彰的成功案例。这项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已成社会共识。您认为建立戏曲智慧博物馆“利”在何处?

    张建国:首先,中国戏曲智慧博物馆既可作为中国戏曲艺术精粹永久的珍藏地,又可成为集社会教育意义与时尚、娱乐于一体的新型公共文化服务场所。更重要的是,这座新型博物馆将成为中国戏曲荟萃交流和创新的基地、优秀传统文化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向世界展示中国活态传承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区。其次,通过“线上”打造的中国戏曲数字博物馆,可以突破传统实体博物馆局限性,并极大扩展“线下”智慧博物馆的延伸空间和功能,还可以与我国各省市建设的戏曲博物馆及戏曲平台联动,实现戏曲资源共建共享和最大化利用。

    数字博物馆通过受众广泛的信息化方式,采用虚拟现实、立体显示系统、互动娱乐、高空俯瞰、特种视效等技术,将实体博物馆以三维立体的方式完整呈现于网络上,全景展示中国经典戏曲剧目以及演出用具、绘画雕塑、古戏台遗迹、古剧本等珍贵藏品和音像资料,把真实展示与虚拟实境结合,让参观者有如身临其境,足不出户就能遨游戏曲世界。

    数字博物馆还可通过年轻人喜闻乐见的短视频、直播、游戏等,引导年轻用户在线观看、学唱、扮戏、评价、社交等,创造戏曲文化娱乐新体验,让中国戏曲走进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生活中,重塑社会公众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方式,满足社会大众对戏曲文化的多层次多方位需求,同时,数字博物馆还可通过建立外语国际平台,与各国戏曲文化爱好者交流互动,让古老的戏曲文化也时尚起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成为不同语种、不同地域、不同国家和平交流的媒介。

    总之,建设中国戏曲智慧博物馆是抢救、保护、传承、传播中国戏曲文化的一项利长远的实事,是助力中外人文交流,增加世界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度,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好事。为此,特建议尽快在北京立项建设。

[责任编辑:芸子]